作为春节期间最热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近日公布了自家成绩单。近千万用户参与、收发总金额超过2亿元的这场“红包大战”,透露出哪些信号?当金融理财、吃饭AA买单、便利店购物等场景都接入移动支付,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移动支付巨头之争又将谁去谁留?
微信、支付宝“红包大战”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微信红包引爆社交圈,赚足了人气。腾讯公司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微信红包活动最高峰是在除夕夜,最高峰期间每分钟有2.5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个红包在10元内。
从这份数据来看,“春节神器”微信红包主要以“数小量大”见长,根植于腾讯的游戏基因和社交土壤,靠娱乐气氛打出满堂彩——从除夕到初八,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微信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人抢了4个到5个红包。
支付宝也在此前一天晒出了自己的“春节红包”成绩单:春节7天,数百万用户通过支付宝钱包共计发放价值2亿元的红包,平均金额超过50元,最大的红包达到19万元。红包最高峰同样出现在除夕当天,用户收发的红包总金额高达5500万元。
网络红包仍留传统年味
事实上,通过互联网工具派发过年红包并非新鲜事,支付宝从两年前已经开始推广。尽管是基于手机的互联网“潮流产品”,但细看春节7天网友们派发的2亿元支付宝红包,几大特征仍然透露出传统习俗和年味。
一是男性用户是发红包的主力,女性则是收钱的主力。从年龄来看,22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用户收到红包数远远高于发出数,与传统红包的发放情况也较为一致。
二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据支付宝方面统计,春节期间用户收红包的个数与发红包的个数之间大体呈正相关,有来有往也符合春节“回礼”习俗。
三是手机支付发红包依旧讲究喜庆吉利,从金额上透出“好彩头”。据支付宝统计,从排行前50位的红包发放热门金额来看,“8.88”“88.88”等8或6组合的金额占据了大半江山。
此外,从地域来看,全国收红包的省份排名与发红包的省份排名几乎完全一样,前三名都被浙江、江苏、湖北包揽。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可观
尽管轰轰烈烈的“红包大战”已经收官,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新春大战”仅仅只是2014年移动争霸赛的开始。巨头之争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趋势仍将持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相比台式电脑,手机的便携、高使用频率也让它蕴藏更多商机,在线上连接到线下的O2O领域尤其明显。近期在德国召开的一场数码科技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换言之,除了休息时间外,每人平均每6分半钟查看一次手机。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认为,红包大战快速培育、催熟了市场,因为此前相当一部分用户还没有把移动支付用起来。移动支付的作用远不止使用在网络购物上,金融理财、缴纳水电费、借款还款、吃饭AA买单、一起游戏等功能正在不断被开发,当移动支付超越电子商务的工具属性,其市场规模可能达到电商规模的4倍。
抢红包之类互联网产品能否具有持续性,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张萌认为,抢红包其实是针对春节推出的比较符合节假日的产品,对开通微信新用户有带动作用,但长远来看,要培养移动支付的用户,还需要开发更多满足用户生活和应用场景的产品。
而对于用户而言,支付安全则是用户最关心的指标之一。除了常见的木马病毒、恶意手机应用带来安全隐患,此前支付宝、腾讯均有用户数据被泄露或倒卖,微信红包也在春节期间遭到“虚假陈光标”捞走数百万元红包。用手机取代传统的钱包,仍需加强技术防控和监管。
相关报道:
- 揭秘谷歌Android Pay:方便、安全的移动支付技术2016-03-02
- 苹果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于2月18日国内上线2016-02-17
- O2O和移动支付改变下的国民生活群像:出门不用带钱包2016-02-05
- 三星将在中低端智能手机中引入OIS和移动支付功能2015-12-09
- 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或于明年2月在中国上线2015-11-25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