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技术派张亚勤为何要加入百度?
2014-09-09 13:23  牛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这个中秋节,有关张亚勤弃微软、投百度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想必BAT中阿里腾讯的高层也被闹得没怎么过好这个节吧?综合各媒体的报道,这一传闻的核心亮点就是:张亚勤离开微软后将加盟百度,负责新业务。

综合公开资料可知,早在1997年,当时年仅31岁的张亚勤就被授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称号,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有统计显示,张亚勤已获得60项美国专利,数十项技术创新成为国际标准,在国际上发表500多篇论文,出版10本专业著作。1998年,张亚勤博士回国参与创立微软亚洲研究院。2006年,他领导成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整合了微软十多年来部署在中国的研发资源,使该集团成为跨国公司在华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也是微软公司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研发及产业合作的研发基地。在2012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在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中,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作为跨国企业参与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被提出。

可以说,张亚勤和早先加入百度的吴恩达一样,是典型的技术派精英代表人物,在全球技术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张亚勤博士还担任北京市政府、上海市政府、重庆市政府、海南省政府、马来西亚政府、澳大利亚政府的国际经济与科技顾问。

“现在是听从心声、听从新的‘使命召唤’的时候”,媒体报道中援引的张亚勤说的这句话,更是让人不难联想起吴恩达在解释加盟百度的理由时的“使命说”。

在刚结束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吴恩达就在演讲中提到“我加入百度的时候,人们问我为什么要来,我见到的所有团队都是有很强的使命感,我相信人工智能正循环,人工智能可以让亿万人的生活更美好,哪个可以让人工智能发展更快,我认为是百度。”

如今,张亚勤也要听从新的“使命召唤”弃微软投百度,如果此时成真,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百度能接连吸引全球顶尖技术人才?技术派张亚勤缘何要加入百度?对此,我们不妨分析一二。

其一,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上拥有全球领先优势。

就在今年6月下旬,张亚勤曾在一个活动上公开表示,“虽然人类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大脑详细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但从结果来讲,未来5至10年,机器的智能会超过一般人,20至30年可能机器本身的智能会超过人整体的智慧。”由此来看,张亚勤非常看好人工智能这一未来趋势。

而百度在人工智能上,不仅已经构筑起世界最大的深度神经网络,而且也吸引了“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的加盟。作为天然的大数据企业,百度已经拥有了完整、领先的大数据技术。作为百度大数据引擎的精华,代表人工智能水平的百度大脑(Baidu Brain)融合了全球领先的深度学习算法、数据建模、大规模GPU并行化平台等技术,实现了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与成长。今年百度世界大会上,代表百度人工智能水平的baidueye一经亮相即引起国内外关注。

其二,百度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和成绩也是吸引顶尖技术人才的一大原因。

百度今年的Q2财报显示,其移动营收占比首超30%。而对比阿里约12%、腾讯15%上下的占比,百度已经成为BAT阵营中移动营收占比最高的一家公司。而百度在移动布局上的得力,更是令其未来的移动变现能力拥有巨大想象空间。不仅移动搜索+LBS+移动分发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让阿里腾讯一味复制追随,而且上周直达号的推出,更是让百度撬动万亿O2O市场再进一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移动端得天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百度在移动端得布局和成绩,同样也离不开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和推动。

其三,百度是一家重视技术、在研发上连年投入的技术驱动型公司。

百度向来以技术基因和工程师文化著称,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可以直接从其连年来在技术研发上的大手笔投入可见一斑。2014年Q2,百度技术研发投入总计17.37亿元,同比增长84.5%。之前的财报显示,百度2014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为12.77亿元、2013年第四季度为12.64亿元、2013年第三季度为10.91亿元,已连续三个季度超人民币10亿元。而2013年全年,百度研发投入则高达人民币41.07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78.2%,占全年总营收的比例接近13%。这一比例不仅远高于业内平均投入水平,也高于硅谷领先科技企业的投入比例。

对技术派人才来说,选择一家公司最根本的不正是技术研发的氛围环境和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吗?仅凭这一点,相信百度也是技术派张亚勤最好的归宿。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百度 张亚勤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 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