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谷歌的两项创新产品,街景相机和无人驾驶汽车,实际上都是一家名叫510 Systems的初创公司的发明,这家公司在2011年被谷歌收购。
全文如下:
秘密收购
大型科技企业习惯通过收购那些有丰富创意但却缺乏资金的初创公司,来获取知识产权。
举例来说,1995年Burroughs收购Haydu Brothers Laboratories得到了Nixie电子管技术,1996年苹果收购NeXT掌握了新操作系统,2008年Twitter收购Summize将搜索引擎技术收归囊中。
谷歌当然也不例外。过去13年里,谷歌累计收购了超过170家公司,这些公司的技术范围从IP电话、视频托管、网站分析、移动设备、GPS导航到视觉搜索不等。
几乎谷歌的每次收购,都会被媒体“大张旗鼓”地报道出来然而,谷歌最具战略意义的是一次收购,却非常神秘,一直未被公众察觉。
最近,IEEE Spectrum杂志进行了一项调查,却意外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谷歌最具创新和革命意义的两项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和街景相机,竟然都出自一家位于加州伯克利的小型初创公司之手。这家公司名叫510 Systems。
几乎没人听说过510 Systems,而这正中谷歌下怀。2011年,谷歌收购了510 Systems和它的“兄弟”公司Anthony’s Robots,但却从未将这两笔收购公开。
据说,谷歌甚至要求部分510 Systems雇员签署“保密协议”,以确保他们不会在公开场合讨论这件事情。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正史”中也从未提到过这家公司,只将德国计算机科学家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捧”成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开拓者和领导者。
2005年,塞巴斯蒂安·特龙带着他的斯坦福小队,赢得了美国国防部先进项目研究局(DARPA)赞助的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
背后的真相
那么,谷歌究竟为何要辛苦隐瞒收购510 Systems的事实?
2012年4月,谷歌即将创造历史。几周后,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将在内华达州“首测”。然而在谷歌递交的驾照申请中,眼尖的内华达州机动车辆管理局官员却发现了奇怪的地方。一辆将要上路测试的无人驾驶汽车识别号是“VIN JTDKB20U987806293”,它的保险上写的是谷歌的名字,但所有人却不是谷歌。一般来说,所有人与保险承办人应是同一人。因此,这名车辆管理局官员写了封信给谷歌,询问原因。
原来,这辆无人驾驶汽车的所属公司是“510 Systems”。在回复给车辆管理局的信件中,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研究工程师安东尼·莱万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简单地解释称:“510 Systems属于谷歌,六个月前已被谷歌收购了”。
谷歌称塞巴斯蒂安·特龙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教父”,但经内华达州政府调查发现,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真正的推动者正是安东尼·莱万多斯基。
安东尼·莱万多斯基在2005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拥有硕士工业工程和运筹学双学位。同年,他和布莱安·马西科(Bryon Majusiak)等人,带着两轮自动车“恶灵骑士”,也参加了DARPA挑战赛。那届挑战赛中,安东尼·莱万多斯基和塞巴斯蒂安·特龙是竞争对手。
“恶灵骑士”是所有参赛车辆中,唯一的两轮自动驾驶汽车。“恶灵骑士”建立在超精确GPS信号和立体相机基础上。尽管在决赛中输给了特龙团队的大众SUV“斯坦利”。但实际上,“恶灵骑士”的自动驾驶系统比“斯坦利”采用的3D激光雷达组件要优秀很多。
“恶灵骑士”在翻落后仍能设法恢复平衡和继续行驶,击败了不少四轮无人驾驶汽车。尽管在决赛中落败,但安东尼·莱万多斯基却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
“孕育”街景相机
在经过了几次短暂的不成功的创业尝试后,莱万多斯基和两名校友-安德鲁·舒尔茨(Andrew Schultz)、彼埃尔·德罗(Pierre-Yves Droz)-一起,创办了510 Systems。当时,仍谁都没有想到,这家公司将在谷歌地图的诞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布莱安·马西科是首批加入510 Systems的员工之一,当时他还未从本科毕业。他回忆道:“当时510 Systems正在开发机械控制的智能相机,正是这个系统后来进化成了最初的街景相机系统”。
510 Systems开发出一种数据处理板,能收集、整合数码相机、高端GPS组件、惯性传感器的数据,这样相机图片上就能被标记上位置信息。
510 Systems开发了这个相机系统,通过曾赞助“恶灵骑士”车队的GPS公司Topcon Positioning Systems,将系统卖给了谷歌。布莱安·马西科说:“谷歌是我们成立一年半以来,唯一的一位客户”。
然后,不可避免地,510 Systems开始开发激光雷达扫描仪。激光雷达是雷达的轻型版本,利用激光测量与附近物体间的距离。510 Systems率先将激光雷达应用到移动绘图法中,该公司开发出的系统甚至让世界上最有名的绘图师都自愧弗如。
510 Systems开发的其中一款激光雷达扫描仪,被公共事业公司大量采用。将这种雷达扫描仪安装在面包车上,用它来跟踪马路边电线杆之间的线串,它甚至能计算出这些电线是太紧还是太松。
布莱安·马西科称:“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掌握了非常详细的伯克利地区地图”。
510 Systems的激光雷达甚至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当导演杰姆斯·弗罗斯特想在Radiohead乐队歌曲“House of Cards”的音乐视频中使用激光雷达图像时,找到了彼埃尔·德罗帮他处理原始数据。后来,这个视频被提名了格莱美奖。
新的追求:无人驾驶汽车
当510 Systems的工程师掌握了绘图法和音乐视频成像技术后,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未完成的工作。
布莱安·马西科称:“我们的脑海中总是闪现出机器人,我们想开发更好的无人驾驶摩托车,全尺寸、全速。从参加挑战赛起我们就已经萌生出这样的念头了”。所以当2008年初,探索频道联系到莱万多斯基,希望他能为“Prototype This!”节目开发送批萨的自驾车时,莱万多斯基一口答应了。
由于在移动绘测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510 Systems开发起无人驾驶汽车来,那是轻车熟路。某个前510 Systems公司雇员称:“自动驾驶汽车是一个边缘项目,但我们拥有技术管道,这个管道给我们提供自动驾驶汽车需要的所有数据”。例如,软件工程师杰克(Jack Tisdale)曾为高精度测量编写过GPS过滤器,这过滤器将GPS与运动传感数据结合在一起,能实现厘米级别的精确定位。
事实上,510 Systems只要选中一辆车,为其开发控制系统就行。最终,他们选定了车辆识别号码为JTDKB20U987806293的2008款丰田普锐斯。
几周后,这辆现在被称为“Pribot”的汽车准备就绪。510 Systems为这辆无人驾驶汽车精心策划了测试路线:沿海湾大桥从旧金山海滨到金银岛。
莱万多斯基用装备了激光雷达的汽车,来为这段25分钟的旅程导航。存储在“Pribot”的三维地图,辅以精确到厘米的定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一起来完成这段约8公里的路线。
然而,尽管安装在车顶的激光雷达给了“Pribot”基本的避障能力,但它无法预测行人和其它车辆的行为。为此,在探索频道的拍摄过程中,当地警局不得不派一队汽车和摩托车护送这辆汽车。
“Pribot”从旧金山出发,穿越海湾大桥到金银岛,整个行驶过程完美无瑕。
重要意义
布莱安·马西科称,“Pribot”证明了自动驾驶汽车也可以很安全,并且可能在有限的预算内成为现实。几个月后,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给了特龙和莱万多斯基一张空白支票,让他们来发展无人驾驶汽车项目。试想一下,有谷歌这样大型企业的资源支持,无人驾驶汽车将发展至何种水平。
布莱安·马西科称:“从那以后,我们开始与谷歌合作,进行大量研究。510 Systems负责硬件集成,谷歌只负责软件。事实上我们已完成了汽车整合和开发出控制器,谷歌只要从这里接手就行”。
几年后,两家公司先后制作出5辆Pribot原型。此时,谷歌提出要收购510 Systems。最终,谷歌用钱包赢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2011年10月,510 Systems悄悄地加盟了谷歌,成为谷歌“登月项目”中的重要一员。
2010年,《纽约时报》的一个记者发现了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存在。然而,尽管无人驾驶汽车曝光了,谷歌与510 Systems的秘密却仍未曝光。
也许谷歌认为,声名在外的塞巴斯蒂安比起莱万多斯基,更像是一个可信的领导者。又或者,谷歌只是不想让人知道,这家从伯克利校园孵化出来的创业公司早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过测试。无论原因是什么,在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神话中,510 Systems始终未被提及。
510 Systems的多数人,包括创始人莱万多斯基、舒尔茨和德罗,如今仍在致力于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莱万多斯基仍是该项目的指挥官,舒尔茨负责嵌入式系统和电子系统,德罗管理着10名工程师。但布莱安·马西科在今年1月离开了谷歌,加盟了一家农用机器人初创公司。
听说,原始版Pribot仍被放在Google X实验室里。布莱安·马西科认为,最终它也许会被送进博物馆。他希望,当这一切发生时,Pribot的介绍牌上会写着“伯克利510 Systems公司发明”的字样。
相关报道:
- 全球最佳智能手机导购:谷歌Pixel和iPhone 7均上榜2017-02-16
- 全球最值得买的20款智能手机盘点:谷歌Pixel高居榜首2017-02-08
- 谷歌Pixel 2手机细节曝光:搭载自定制处理器、价格更贵2017-01-28
- 谷歌的Android Wear 2.0智能手表由LG代工:2月9日发布2017-01-18
- 谷歌自动驾驶小型货车将于本月进入公共道路测试2017-01-10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