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谷歌续走“平台”战略:开放Gmail API助力邮件应用开发
2014-07-15 16:26  牛华网  尤静  我要评论()
字号:T|T

1

导语:谷歌宣布开放Gmail API接口,将开启电子邮件的新纪元。Gmail API让开发者能够迅速创建整合Gmail的应用程序,帮助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加快电子邮件加载速度,改善用户体验,谷歌希望借Gmail API将Gmail打造成“开放”平台。

全文如下:

古老的标准

和现代通讯应用程序不同,传统电子邮件无法“感知”上下文,运行速度又慢,因此讨厌它的人越来越多。

但实际上,这并不能归咎于电子邮件本身。因为就目前来说,管理电子邮件的多数应用程序使用的仍是古老的IMAP标准。IMAP标准下邮件读取的速度很慢,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故障。

几周前,谷歌宣布开放Gmail API,算是解答了长久以来电子邮箱用户的一个疑问:究竟何时,“传统”电子邮件才会像其它应用程序那样高效工作?

开放Gmail API接口

几周前,谷歌宣布,任何应用程度都能通过速度更快、更现代的编程语言与Gmail“交互”。Gmail API让开发者能以30倍于IMAP的速度,访问谷歌服务器上的邮件主题、内容、草稿和标签。不过谷歌同时也表示,Gmail API不应被用来取代IMAP,一是因为Gmail API无法提供推送通知。二是Gmail API有请求数量限制,对那些来信较多的用户来说是个麻烦。

那么,Gmail API能做些什么?

据谷歌介绍,Gmail API最大的特点是让任何应用程序都能在小范围内与Gmail账户交互,且无须创建完整的邮件客户端接口。当交互发生时,谷歌并不会替换电子邮件标准,而是对其进行扩展。

赋予电子邮件新生

和那些希望“取缔”电子邮件的人不同,谷歌开放Gmail API,赋予了电子邮件新生。

以前,开发者开发一款邮箱管理应用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但现在,他们可以快速创建应用程序。

电子邮箱应用Acompli创始人Javier Soltero称:“谷歌的真正意图是,简化应用程序、服务利用电子邮件数据的方法,它并不想成为新的电子邮件客户端标准。通过IMAP标准创建电子邮件应用非常麻烦,需要开发者了解更多的电子邮件知识,而Gmail API的结构更容易掌握”。

简单地说,有了Gmail API开发者无需构建IMAP同步引擎来访问收件箱,只需要在谷歌服务器上查询具体搜索项或电子邮件地址即可。

邮箱管理应用Triage创建者Michael Koziarski表示,Gmail API能为其团队省下一个月的开发时间,但会限制该公司应用与其它邮箱服务的兼容性。他说:“Gmail API有个十分明显的缺点,支持它,意味着完全放弃其它电子邮件提供商。不过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让我重新选择,我也会选择使用Gmail API而放弃其它”。

在升级现有应用程序时,Gmail API也能派上用处。日历应用Sunrise联合创始人皮埃尔·瓦拉德(Pierre Valade)表示,通过Gmail API,该公司团队能快速创建出扫描用户Gmail收件箱,并自动将日程添加到日历的服务。

Baydin产品主管Aye Moah也表示,Gmail API最大的优势是帮助开发团队节省时间,这样大家就能将更多时间花在开发更多功能上。

Aye Moah还称,整合Gmail API后,Baydin应用的性能立刻得到了提升。

Gmail平台

显然,谷歌希望将Gmail转变成一个平台,而不是单纯的电子邮箱。众所周知,电子邮件账户中含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如果谷歌持续扩展Gmai API的功能,电子邮箱行业也将迎来重大变革。

更棒的是,Gmai API还能推动更快速电子邮件客户端的诞生。以最近刚推出测试版的Mac邮箱Mailbox为例,它便向世人展示了摆脱古老技术束缚的未来电子邮箱系统该是什么样子。

比起现代通讯应用程序,电子邮箱更强调互动性。Gmail API意味着一系列全新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将诞生。未来某一天,大家使用电子邮件交流的频率将超过社交网络。

目前的Gmail API可能还不足以让你爱上电子邮件,但它可能会帮助开发者节省大量的开发时间。但是对于电子邮件,这一电子通讯最普遍的形式,即使是看似微小的优化也可能带来翻天复地的变化。

就目前来说,Gmail API也许不足以让用户重燃对电子邮件的喜爱,但是它能帮助开发者节省时间,同时至少会让大家不再那么憎恶电子邮件。

Gmail API给电子邮件带来的优化程度也许很小,但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谷歌 平台 Gmail

责任编辑:尤静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