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警惕!专车新规切莫翻版的士 沦为寻租工具
2016-01-28 11:27  环球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初稿出炉,雏形已定,各路消息纷传,专车新政即将出台。

这次曾引起重大争议的修订,与之前备受质疑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据说有了不少变化,例如删去了专车企业举办促销、奖励活动须提前10日向社会公告等规定。

然而,此前各方争议最大,也是遭到专车司机和消费者强烈反对的几点,并没有做任何改变:平台要申请经营资格证,车辆要转变性质发放牌照,司机要有营运证,价格则“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地方政府还可依据当地情况,决定投放互联网专车的数量,等等。

行业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在市场意识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城市交通领域的最高政策制定者仍然沿袭着38年前计划经济下的“规制”思维,在面对专车这一由互联网技术推动的新的出行服务时,不仅没有借机解决传统出租车行业痼疾,拥抱互联网+的意识,反而试图把专车往出租车管理上靠,希望把专车企业变成传统的出租车公司。

按照目前专车新规的办法,用管理传统出租车的方法管理专车、发放牌照、数量限制,由此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在专车管理领域重新产生权力寻租空间和既得利益群体,其结果必然是让专车行业重蹈出租车行业的覆辙。

让专车企业到县级以上城市一一注册,由各地政府管控数量和价格,不仅会让滴滴等企业彻底丧失互联网科技创新企业的属性,同时也使全国近千万专车司机面临失去工作机会的可能。

换言之,专车新规将让未来的专车行业落得和今天传统出租车一样百蔽丛生、滋生各种相关利益的地步。事实上,出租车改革从90年代开始至今20余年无法推进,就在于其背后巨大的既得利益。

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用10年时间研究出租车行业,得出了一个结论:垄断是出租车行业所有问题的祸根,一个完全可以市场化的行业却一直沿用计划管制的模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富了老板,肥了官员,亏了国家,苦了司机,坑了百姓”。 

出租车行业长达二十年的积重难返,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在于行政垄断,产生了大量的既得利益者和权力寻租空间,此前,广州交通管理部门被查出涉出租车牌照的“群腐案”、兰州交通局长垄断出租车牌照权力寻租受贿千万等案件都是例证。

如今,这一切或将在专车领域重演。

牌照垄断和权力寻租导致了过去的10年里,从中央到各级政府试图努力改变出租车业的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然而这一行业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观,矛盾反而趋于尖锐。

专车的出现,让全社会看到一线曙光。通过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调度社会的闲置资源,解决城市出行潮汐的打车难问题,利用分享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通过竞争倒逼落后的出租车行业改革,让乘客和出租车司机都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提升整个城市出行的供需平衡和服务品质。

然而谁都没想到,专车管理体制竟然会沿袭“重审批、卡准入”的出租车管理模式,可以想见,在这种司机需要办牌照,而且牌照实施限量的体制下,将导致专车牌照和出租车牌照一样成为稀缺资源而形成垄断,并且,垄断机制之下利益盘根错节,投放经营权环节存在权力寻租空间。

当一个城市的专车应该有多少、由谁来经营不是根据市场需要和充分的自由竞争,而是根据领导来决定,人为地设置市场准入条件,自然导致物依稀为贵,由权力垄断泛生的经营权,凭空获得巨大价值。过去一段时间,温州深圳等地出租车经营权曾一度高达150万元,如此巨大的利益必然产生寻租空间。

所以,同样的,可以想见当专车新规正式出台后,全国上千个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将滋生多少寻租空间。从给专车企业颁发准入资格到分配数量指标、制定价格标准,到打击所谓的非法营运抓车罚款,再到收取黑车等地下产业链的保护费,有多少大鬼小鬼会因此中饱私囊,又有多少改革创新会被扼杀在心照不宣的利益同盟手里。

算一笔帐,假如一座大都市发放10万张网约车牌照,按照一个牌照20万元计算,就是200亿的利益空间,这还没算机构组织考试、司机考证拿证的费用。

在过去20年里,出租车公司被称为躺着挣钱的行业,不管老百姓打车多难,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态度多差,份子钱永远不会降,这就是出租车行业的“恶瘤”。

而此前和以后,最大的受害者无疑都是沉默的消费者,他们无比怀念打开手机十秒钟就有专车快车接单,对他们来说,要么花比出租车高得多的价格去坐个别官办专车,要么去坐服务和车型都差强人意的出租车。当然,更多的情况可能是,选择完全没有服务和安全保障的黑车。

经济学家把政府发放牌照的管制行为称之为“规制”,他们认为,规制的结果往往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导致寻租行为。去年两会上,全国工商联曾递交提案,呼吁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打破牌照垄断。

有人士已经提出,解决出租车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取消规制:一要取消政府审批,二要取消出租车公司,让出租车成为个体运营者。让个体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并通过市场竞争,取得价格平衡,从而让个体司机和消费者都成为受益者。

而要实现这样的改革目标,就要打破政府管理部门与出租车公司的利益联盟。因为官员要寻租,所以坚持规制;而牌照拥有者拥有许可证,则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按照这一思路,政府对专车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将其关入笼子不能为所欲为;另一方面,更要彻底改变现行的行政垄断制度,让其回归市场和服务的本义。

行业管制的基本立场,应该是“坚持市场竞争为原则,管制为例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专车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造性,进而真正为解决老百姓的出行服务。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专车

责任编辑:王新宇

我要评论

已有 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