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评论 > 正文

骑上摩拜之前, 想好谁为你的安全买单了么?
2016-12-21 16:00  牛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可能大多数用户在骑上摩拜前,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旦车辆突然“抽风”造成事故,这个责任谁来担。

摩拜对刚需市场的切入令其用户快速增长,这背后埋下的安全隐患也应该得到重视。

自行车在道路上属于弱势方,与任何车辆或人产生碰撞都可能会对骑行者造成伤害。如果是人为事故,从法律上讲,骑行者的责任比重较大。可如果是非人为事故呢?如何判定?又如何判罚呢?

引起众多摩拜用户注意的是近期北京晚报的一篇报道,由于摩拜单车采用的智能电子锁系统不稳定,入冬后出现大片失灵,成为故障车。不仅如此,摩拜单车的电刹车系统也存在不稳定因素(突然失灵),投放在市场中造成了大量安全隐患。

这还不是全部,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关于摩拜故障车用户的抱怨。我们总结了一下社交媒体上用户抱怨最多的几类问题:

1 刹车失灵,这是用户抱怨最多的问题,也是上文中提到摩拜单车的电刹车系统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根据用户反馈,很多摩拜单车是在骑行途中突然刹车失灵,很容易对用户及他人造成安全损伤;

2 故障车仍可使用,笔者也遭遇过类似问题。由于摩拜单车官方设定了故障车申报,理应是申报之后故障车就不可使用,但大量用户反馈,扫码摩拜单车正常开锁,但使用后发现刹车失灵等故障;

3 设计缺陷,由于摩拜单车初期投放的车辆为了防止盗窃和损坏,对单车进行了严格保护,实心轮胎、加固车身(25Kg)等等,但这种设计不仅使用户骑行不便,并且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近日,一位四川男子在使用摩拜单车时突然滑倒造成骨折,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而究其原因,有专家认为可能与摩拜单车采用的实心轮胎有关。

上述几类问题特别容易造成人车事故,也是用户在使用前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另外,由于摩拜自身设计原因,被用户称之为坦克自行车。骑行非常累,而在这种疲惫的情况下继续使用也是有危险的,这也是很多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不骑摩拜的原因。

不过,用户自主安全行为检查只能预防可知的危险,对于新闻报道的刹车失灵、突然滑倒等事故,用户在骑行前根本无法察觉,对于这样的安全隐患,责任是否该由摩拜单车来承担呢?

据新闻报道,摩拜称如果用户在使用单车时,因为自行车本身的原因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并因该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或残废,或者造成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且经司法、行政等部门判定生效,摩拜方面将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这一赔偿由保险公司负责。

不过,有关保险的具体事宜,在事故发生后却出现了弊端。就成都这起事故来看,摩拜单车方面给出的回应是“如果对车辆本身的设计或安全质量提出质疑,可以提请第三方鉴定,但这个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

目前国内尚未有此类案件判罚的先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空白地带,但用户骑行的安全问题不能一直悬而未决。以摩拜给出的回应看,既不承认自家单车存在设计缺陷,也没有否认用户提出的质疑,而是将皮球踢给第三方鉴定,但对于用户而言,寻求第三方鉴定很难,况且无法耗费大量时间等待鉴定结果。

如此来看,摩拜在这起事故中就有钻空子的嫌疑了。

第一,普通用户难以使用个人力量对摩拜造成有影响力的质疑;

第二,相关政策缺失,没有对摩拜单车在投放前进行质量检验和安全验收;

第三,摩拜运营漏洞,故障车辆应第一时间排查或回收;

第四,相关单位也未对其进行常规性监督和警示。

尤其是第二、第三条,关于摩拜单车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摩拜官方是否应该找国家权威部门做鉴定,或者由相关部分进行验收,以防由设计缺陷引发事故。而关于故障车问题,仅北京市区,摩拜的投入数量就有10万量,其中故障车的比例也是随投入时间成正比增长,摩拜是否应该公布有效的故障车处理办法和章程。

而更值得广大用户注意的是,多位事故用户反馈,摩拜单车的客服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受不了摩拜单车服务态度,早上反应三次,本人骑车的摩拜单车刹车失灵,造成与行人相撞的事故(事故有受伤),事故发生后报警备案一天了,摩拜除了回复等,根本没要处理问题。这服务态度实在是吓人,根本不在乎别人的安全,哪怕说了解车仔哪里,派人修理。“

这位用户的遭遇并非个案,微博上还有大量用户反馈摩拜单车的客服系统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摩拜用户一旦出现事故该怎么办呢?

对于人为事故,取证报警是首选方式,对于非人为事故,最好也要第一时间取证,包括物证、人证,必要时可调取监控录像。并且只要事故发生在交通法规明确规定的公路、城市街道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交警即有管辖权。因此,类似情况发生后,驾驶者可以选择报警。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乐视云

责任编辑:王新宇

我要评论

已有 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