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90后不靠谱?花呗数据显示90后用户准时还款率高达99%
2017-05-03 17:23  牛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中国老太太“赚了一辈子钱终于买了房”和美国老太太“买房还了一辈子钱”的故事曾广为流传。但随着中国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转变,这样的现象已在悄然改变。

“五四”青年节前夕,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和中国人传统习惯“储蓄消费”不同,90后正养成新的“信用消费”习惯。而且和人们认为90后消费不理性、挣钱少信用低的刻板印象相反,他们对信用的珍视远超上一代人,99%的“90后”凭信用消费后会按时还款。

4个90后1个用花呗

信用消费取代储蓄消费成年轻一代新选择

中国人重储蓄轻消费,这个一直令经济学家头疼的问题,在90后身上或许有了答案。相较于走“储蓄消费”路线的父辈们,如今的年轻人更习惯信用消费,不再先存钱后花钱。 

图2:花呗90后占比47.25%

数据显示,中国近1.7亿90后中,超过4500万开通了花呗,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在越年轻的人群中越明显。近40%的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的支付方式,比85前高出11.9个百分比。

之前有媒体调查,“月入5000元的年轻人比月入2万元的更敢花”的现象,有了有力的数据证明。

1994年出生的李巍,是一名花呗重度用户。临近大四毕业期间,他在北京一间地下室内做自媒体创业,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办公室里的装置,包括价值2000元实木桌、500元沙发等都来自花呗。

与父辈注重“量入为出”“节约才是硬道理”不同,李巍们观念的变化,对一直在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的中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好兆头。“花花得起的钱,不一定非得是现钱。” 李巍说。

对信用认知超过上一代

90后比你想象中靠谱!准时还款率高达99% 图1:超过99%的90后花呗用户能按时还款

年轻人花钱不理性,90后收入低信用不好,对年轻人的轻视似乎根深蒂固。今天90后要想从金融机构办张信用卡,有可能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过,花呗的报告显示,对90后的轻视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成见。当人们在感慨一代不如一代时,实际情况确是,一代比一代强。

从花呗的数据可以看出,90后们的信用消费非常理性,爱花钱却并不任性。近七成(69.41%)的花呗年轻用户都能做到“月月有余”,每月花销控制在授信额度的2/3以内。

成长在信用理念、信用应用不断普及下的90后,对信用的认知和珍视程度也比“老一代”更强。从花呗预先花完钱后,90后按时还款的人数比例比高达99%。

图3:近七成花呗年轻用户每月消费在授信额度三分之二以下

图3:近七成花呗年轻用户每月消费在授信额度三分之二以下

今年23岁的苏杭, 17岁就离开老家吉林四平伊通县去长春闯荡,因为工作频繁变动,收入不稳定,他在网上屡次申请信用卡未通过。2016年10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开通了花呗,现在基本日常花销、生活缴费都在用它,苏杭说:“看到有额度就是觉得自己是被信任的,所以就很珍惜,与其说它方便了生活,不如说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坚持当月花、当月还,就是在不断提升信用”。

位列三甲 消费主流求潮不贵

统计显示,最爱信用消费的是上海、北京、浙江三地的年轻人,西藏、江苏、海南、天津、福建、辽宁、湖北地区的年轻人则紧随其后,成为花呗每月人均消费金额排名前十的省份。

其中,西藏地区的年轻人购买力可谓“异军突起”,以最近一个月的花呗消费数据为例,该地区的年轻人人均消费金额963元,位列全国第四。这和西藏地区移动支付的弯道超车不无关联,随着移动通讯和智能手机在偏僻村落、广袤牧区的普及,西藏移动支付比例从2012年开始就蝉联支付宝年度账单冠军。

图4:近4成90后用户把花呗设为支付宝支付方式首选

图4:近4成90后用户把花呗设为支付宝支付方式首选

从消费的具体内容看,年轻人在二次元、运动健身,内容消费等方面涨势明显。而且呈现出明显的消费数量多,但金额少的特点。这除了这一群体经济实力尚处于“蓄力阶段”,更与他们的消费习惯息息相关,“如今的年轻人更讲求个性,并不是有了钱就追求高消费,自己喜欢和能体现风格才是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追求性价比的表现”,北京青年商会副秘书长梅峰说。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花呗

责任编辑:刘楠

我要评论

已有 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