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消息,腾讯网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所今日联合发布了《中国网络媒体的未来》报告。
报告首次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网络媒体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专业vs业余、平台vs个人vs自媒体、多vs少、深vs浅、分布vs集中、个性vs共性、人vs机器这七大博弈关系,并认为它们是推动中国网络媒体演进的重要力量。
这份报告亦是腾讯网十周年(2003年—2013年)之际,对网络媒体行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系统思考。
以下是报告的核心内容:
一、上一个十年中国网络媒体变化的核心,是内容网络与关系网络的融合
关系网络是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脉络,而关系网络与内容网络的融合,是渐变的、渗透式的,它贯穿中国网络媒体过去的十年。
二、今天网络媒体的重定向,是以视频化、移动化和社交化为核心
(1)视频化:网络媒体的“宽带革命”
互联网带宽的改善,移动终端的兴起,网民对于传统电视的兴趣开始下降。中国的网络视频从UGC到今天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网络媒体中的新兴力量。
(2)移动化:信息传播的“时空革命”
移动互联网浪潮为信息传播带来新的入口,在原有的话题信息流、时间信息流、关系信息流之外,又增加了空间信息流这一全新的信息组织方式。这种空间位置信息将为网络媒体带来奇妙的想象空间。
(3)社交化:人与媒体的“关系革命”
社交关系重塑人与媒体的关系,撬动传统媒体格局,用户“节点”决定信息走向。由此让网络媒体的入口属性发生变迁,从“公享”到“私享”是门户网站抑或新闻客户端都在进行之中的变革方向。
三、未来网络媒体的演进,主要是在以下七种博弈中进行
(1)专业VS业余:今天谁专业,谁业余?答案已经不再简单绝对
专业媒体在某些领域未必专业;自媒体并非“业余”的代名词,其中一些也可以是专业的。
(2)平台VS个人VS自媒体:平台、个人与自媒体的共生共荣,取决于平台方案,还是生态环境
平台提升个人的影响力,个人的未来决定平台的未来,平台对个人的钳制永远存在。
(3)多VS少:人们何时需要更少,何时需要更多?
用户在意的是获得信息和知识时所负担的成本;网络中的信息消费过程,往往是“信息减法”的过程。
(4)深VS浅:新媒体时代人们不再需要和阅读深度报告了吗?
传统媒体的深阅读是“坐井观天”式的,读者跳入其挖的井中,获得的是被限定的一片天;新媒体的深阅读是“花园采蜜”式的,各种网络渠道让用户可以自由地汲取滋养。
(5)分布VS集中:分布式生产时代,网络是否还有“中心”?
未来网络媒体的内容很多时候将是各种分散主体的系统式“分布生产”。碎片化不是网络媒体的罪过,但碎片化的信息需要经过“整合”才能更好地呈现。
(6)个性VS共性:信息的营养来自“信息小灶”,还是“大锅饭”?
个性化的内容是信息的“偏食”,可能意味着人们逐渐成为井底之蛙。共性化的内容是社会的“粘合剂”,在“信息小灶”之外,网络媒体必须提供“大锅饭”。
(7)人VS机器:机器在信息生产领域将替代人?哪些可以替代,哪些不可以?
机器写作不是新鲜事,在未来的物联网世界里,机器写作新闻同样具有潜力。未来人在新闻信息链条中的角色将发生改变,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实现与机器的更好的协同。
四、更长远的未来,意味着全新的网络媒体景观
(1)搜索、地图、“云”等成为内容网络中心的战略性入口
搜索引擎与社交关系的融合;地图被赋予更多的使用频率和提供更多的周边信息;空间信息流信息被足够重视。这些都将产生新的战略新入口。
(2)“定制化”模式改变内容生产逻辑
人们对于特定信息的需求会推动内容生产模式的改变,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提升将有助于这种变化,内容分发成本的降低则进一步助推。
(3)电子商务等服务网络与内容网络开始融合
根据您的购物记录,我们推荐如下新闻……这已经不是一个太远的梦。至少反过来的方式,已经有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干了。
(4)万物皆终端
可穿戴设备的兴起,自然物体的终端化,将让一切都变为信息终端。“你看屏幕的时候,屏幕也在看你”。
(5)物联网成为信息源,“传感新闻”兴起
“万物终端”后的必然结果。
五、我们该怎么办?
(1)社会媒体时代,门户网站需要“洗脑”
(2)让“精品”转身,让“鸡肋”退去
(3)内容为王,关系为王,平台为王,入口为王,体验为王?理清他们的关系,找到自己的制高点,哪一个都可以为王
(4)尽早占领“云端”
(5)通向未来的路千万条,与其在同一条路上推搡,不如在不同道路上同行
相关报道:
- 当网络媒体做深度新闻,用户会买单吗?2014-05-09
- 从纸媒到网媒 一个小记的粗浅感受2014-01-22
- 网络媒体:一哄而散之后丢掉了什么?2013-04-22
- 网络媒体聚焦雅安地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013-04-21
- 美国网络媒体消费者满意度高于线下媒体2013-02-11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