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科技股泡沫论再起中概公司赴美IPO命途难料
2014-04-10 08:15  第一财经日报  黄远  我要评论()
字号:T|T

[ “当机构投资者持续大规模抛售股票,势必会影响到各大指数,进而波及其他成长性的科技公司。”低迷时期的IPO项目大多比平常更艰难 ]

上周科技股暴跌的“黑色星期五”,犹在眼前;一夕回涨也不能抵消市场阴影;赴美IPO的中国科技公司小伙伴们,也不得不直面这个现实。

截至美国时间周二交易日收盘,纳指在遭遇了2011年之后最大连续三日跌幅之后反弹,走出了连续三天大跌的阴霾。谷歌、Facebook及eBay等科技股悉数上涨,中概股也上演报复性大涨。

尽管如此,分析人士并不认为这意味着科技股结束回调,仍需要观察后续走势。但是,对于此轮科技股股价大跌是否会影响中国科技公司赴美IPO估值,市场声音各不相同。

黑色星期五

当地时间4月4日,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2.6%,创下两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其中Facebook大跌4.6%,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跌5.8%。

美国股市也迎来了一个黑色的周五:跌的不仅仅是Facebook和特斯拉,几乎所有的科技企业都未能逃过这一轮股价暴跌,谷歌跌4.59%,雅虎跌4.19%,旅游网站tripAdvisor跌6.14%,视频网站Netflix跌4.9%。标普500指数中领跌的七大公司,都在纳斯达克上市,例如E trade、Netflix和tripAdvisor。

在美国市场众多科技股纷纷下跌的同时,市场恐慌情绪也随之增加。

科技股的集体跳水,诱发了几乎所有股指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0.96%至16412.71点,该指数一周累计涨0.55%;标普500股指收跌1.25%至1865.09点,其一周累计涨0.40%;纳斯达克综合股指周五收盘暴跌2.60%至4127.73点,其一周累计跌0.67%。科技股的“黑色星期五”很快蔓延。

在日本,软银收低4.6%;电子产品制造商松下电器(Panasonic Co。)和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东京电子分别下跌了4.7%和2.6%。

在韩国,旗下拥有通信应用line的Naver在韩国市场大跌超过6%,网游开发商NCsoft跌幅近5%。

申万证券表示,在经济的基本面上,上周发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整体不及预期;而短期抛售情绪非常强烈,资金反而涌入俄罗斯、智利等新兴股市。

互联网泡沫?

《纽约时报》一篇分析文章这样写道:当前的美国股市越来越像1999年互联网泡沫危机爆发前的情景。

当时,知名对冲基金Seabreeze Partners Management总裁道格·卡斯(Doug Kass)称,目前的股市肯定存在投机性过剩的现象,生物科技和部分互联网股票确实有处于泡沫危机爆发前期的迹象。

他甚至直言,IPO市场看起来尤其像处于泡沫危机之中,这种情况非常严峻。

瑞银证券则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新科技企业,即估值普遍偏高的高成长科技公司的股价大幅调整。

“不能简单武断地定义科技股泡沫。”一位长期关注美股市场的私募基金海外投资并购部总监向本报记者表示,暴跌的主要原因,基于之前科技股的估值较高,现逐步回归到合理范畴。

上述人士分析称,只有出现类似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才能说科技公司的估值存在严重泡沫,目前科技公司估值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盈利支撑的,只能说是暂时的获利了结。

中概股IPO或受影响

美国科技股的黑色星期五噩梦,也波及以科技股为主力军的中概股。

在香港,腾讯本周一度跌破500港元,市值跌破万亿,而金山软件重挫超过6%。

而在上周,美股TMT领域跌幅居前的10家公司,酷6跌幅为-33%,久邦数码跌幅为-32%。

更为重要的是,还有更多的科技巨头正摩肩接踵地开启赴美IPO之旅。

4月5日,新浪微博公布最新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F-1/A增补文件显示,微博将IPO(首次公开招股)定价区间设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17美元到19美元。

排队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公司还有阿里巴巴(滚动资讯)、京东(滚动资讯)、途牛等系列科技公司,以及触控科技(滚动资讯)、爱奇艺等潜在小伙伴。其中阿里千亿美元估值,被业内视为继Facebook之后最值得期待的科技界IPO项目。

根据雅虎今年1月发布的文件,阿里巴巴截至去年9月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盈利。部分投行给予阿里巴巴2000亿美元的估值,照此计算,该公司将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目前,阿里已经启动在美上市事宜,有望成为美国近两年来规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招股)交易。

对于这些企业是否会受到影响,市场声音各不相同。昨日,投中集团分析师宋绍奎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每家公司IPO都不会脱离大的市场环境,或者类似科技股、中概股这样大的概念,或多或少会受波及;但至于波及的范畴有多大,在于不同机构各自对企业的看法。

宋绍奎认为,每家机构的关注重点不同,对于业务状况、管理团队、商业模式等的权重不同;比较核心的是,能否用经营业绩支撑市场对其未来成长性的预期。

“如果科技股的业绩可以说服市场,其发展前景可支持高估值;中国市场比较庞大,未来有很大的空间。”一位与美股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投资基金合伙人向本报记者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真正具有增长潜力的成长性科技公司反而更加稀缺可贵。

“当机构投资者持续大规模抛售股票,势必会影响到各大指数,进而波及其他成长性的科技公司。”前述私募机构海外投资并购部总监则直言:大的资本环境下,很少有公司能够“独善其身”;低迷时期的IPO项目大多比平常更艰难。getty图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科技股 IPO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