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化名)是便利蜂北京西二旗门店的夜间营业员,晚上10点上班,他看着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有人买便当,有人在自助咖啡机前等待,还有人专门来买打折商品。凌晨之后,四周大楼的灯光渐渐熄灭,来便利店的人变少了,但总有人如期而至,就像潜伏在黑暗中的精灵,越夜越精神。
“他们都不用睡觉吗?”凌晨两点,再次看到有人买了一杯关东煮临窗坐着开始“绝地反击”,小王不觉在心里感慨。
早前,《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发布,90后的睡眠状况再次引发关注,3/4的90后的入睡时间是在晚上11点之后,1/3在凌晨1点入睡。90后比老年人面临更加严重的睡眠问题,84%的90后存在睡眠困扰,成为最“缺觉”的一代。
报告一出,不少90后纷纷表示自己是在“报复性熬夜”:“因白天时间不能自由支配而产生的一种报复心理,熬夜,不舍得睡觉,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时间是真实存在的。”
熬夜、失眠的人增多,也有更多店铺加入便利店不眠不休的行列,从不关门的麦当劳、肯德基,到不打烊的火锅店、书店, 24小时营业店和晚睡的人儿,到底谁被谁需要?
24小时便利店,城市的温度
众所周知,深夜的便利店不只是一个日常意象,还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指标。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24小时便利店的灯光,甚至挨着一起或隔着马路连开几家。中国目前正处于这样的阶段。而熬夜、加班人数的上升,令便利店的需求更加强烈。
每次加班到深夜,周围一片漆黑和安静,便利店温暖的灯光,总能叫人心生陪伴的安慰。“凌晨走出公司,还能在楼下的便利蜂买到热腾腾的关东煮,简直是救命。”一个经常加班的白领说。快速的生活节奏,强大的工作压力,这些8小时之外的个人时间被大量侵占的人,他们的一切需要都被便利店看在眼里。
北京地区夜晚消费需求在逐步提升,尤其夏天更为旺盛,小王所在的西二旗便利蜂门店,夜间销售量屡创新高,有25%的客流会持续到晚上12点。“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有一定的差异化,比如在商圈、办公园区,夜晚消费比较多的是关东煮、热餐、零食和功能性饮料,而在社区附近晚上消费比较多的是小吃、啤酒、各种奶制品。”便利蜂相关负责人表示。
便利蜂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在夜间经营中得到发挥,其系统不仅能记录每种商品的销量,还能细化到该种商品的销售时间。“根据这些数据,系统会在夜间时段针对性地下单配送,通过‘千店千面’来满足夜间的消费需求。”该负责人解释。比如便利蜂发现一款功能性饮料在办公楼附近的一家门店夜间销售特别好,系统就会在晚上的配送班次中,对这家门店的这款饮料进行补货。
如果是为了追求效益,通宵开放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并非所有便利店都是24小时营业。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重庆有九成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成为全国比例最高的城市。这些一直坚持的便利店更像一种陪伴,在细水长流中追求消费习惯培养与品牌传播效应。对于生活在某个城市里的人而言,它们更是一个城市温度和生活归属感的体现。
从吃饭到看书,从温饱到精神
晚上11点走进上海一家凑凑火锅店,食客熙熙攘攘,三个小时后离开,迎面仍有人刚刚进门。比凑凑更早实行24小时营业的是部分海底捞门店,如果不曾于凌晨几点在这些地方与人觥筹交错,你永远都会怀疑火锅店不打烊的必要性。
每个城市都隐藏着自己的24小时店铺,有一些早已成为图腾,懂得的人如数家珍。
上海的星火日夜, 始于1968年,是国内第一家24小时食品店,在许多老上海的眼里,当年是申城夜晚的一盏“灯”,如今依然亮着。
北京的老张拉面,每个深夜,各种豪车、各色人群在这里聚集,据说他们家的辣椒是全北京最辣的。
长沙解放西路上一家不打烊小餐馆,因为《纪实72小时》的拍摄成为“网红”,许多人到此匆匆打卡,不过,在真正需要它的人心里,滋味如常。
如果说不打烊餐馆迎合的是人们对温饱的需求,那么24小时营业的书店则满足都市人对精神角落的渴望。
广州的宵夜文化很早盛行,不过现在提起广州凌晨的去处,许多人脑子里想到的却是一家书店。几年前,80后刘二囍开了一家叫1200bookshop的24小时书店,主要卖建筑人文类、旅行类书籍,坚持不售卖励志书、商业书,因老板曾是一名建筑师,且酷爱旅行。店里一角设有免费的民宿,开放给需要的人。
成都是出了名的熬夜城市,夜生活何等丰富,它的第一家24小时书店是轩客会,一开放就成为书虫们的“深夜书房”。
武汉的卓尔书店早开几年,虽然手机阅读渗透生活,但在深夜抱起一本纸质书还是许多人挥之不去的情结。
无论是24小时营业的餐馆,还是书店,主要消费者仍是年轻人,比起通宵刷手机、看视频、玩游戏,跟同样“睡不着”的朋友在深夜搓一顿,或者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书店看书,似乎是更健康的方式。一些城市还出现了24小时健身房,如果在深夜饱餐后略带罪恶感,可以直奔健身房燃烧卡里路了。
相关报道: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