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移动互联 > 正文

滴滴发布《代驾社会价值报告》:2016年减少酒驾事故350万起
2017-01-10 16:32:46  牛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1月10日,滴滴媒体研究院发布的《代驾社会价值报告》显示,以滴滴代驾为首的代驾行业,已经形成一种新经济业态,并且成为政府治理酒驾、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据推算,2016年,代驾行业减少因醉酒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350万起,使83万人免受刑法制裁,减少财产损失462亿元。

报告同时揭晓了代驾城市发展趋势,深圳、广州、北京、武汉等地成为代驾渗透率最高的城市,深圳香蜜湖度假村、北京工人体育场、杭州黄龙体育中心、重庆金源时代购物广场等地成全国热门饮酒圣地。

代驾全年订单超2.5亿单 

除了酒后代驾,当工作劳累、商务接送、汽车养护、或是出游的时候,“叫个代驾”也已变成我们的生活习惯。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代驾行业总订单超过2.5亿单,总产值达154亿元。

报告显示,酒后代驾仍是用户最大的使用场景,占比为97.8%,其次是工作劳累、商务接送、接送家人等场需求。而在降低酒驾风险方面,代驾发挥了巨大的价值。按照全国代驾行业2.5亿订单估算,代驾行业可以减少因醉酒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350万起,使83万人免受刑法制裁,减少财产损失462亿元。

此外,代驾行业大大减少了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成本。2016年的代驾订单避免的醉酒驾事故,相当于免去了4.4亿次酒精检测、减少了0.53亿辆次警车以及0.9亿次警力出动,节省车辆检查及酒驾司机管理的累计时间成本为2615.2年,同时减少2525.2年的拥堵耗时。

代驾行业被政府高度认可

事实上,代驾在减少交通安全事故方面发挥的作用,已逐渐被政府认可,并为之所用。据悉,目前济南、长沙、银川、中山、合肥等十地交警在其系统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全部设立“滴滴代驾”链接,鼓励车主酒后使用代驾服务。

此外,代驾服务也成为交警教育酒驾司机,预防二次酒驾事故发生的重要抓手。2016年,南京、武汉、青岛等20多地交警带着滴滴代驾司机上路查酒驾,延展了酒驾执法闭环。

与此同时,滴滴代驾和各地交警部门联合推动的“拒绝酒驾”活动持续进行中,陆续发起了桔色行动、全国交通安全日等联合宣传公益活动。

此前,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发布的《依法治国背景下的酒驾治理与代驾行业发展》专项研究建议由公安交管部门引导,综合发挥代驾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将代驾行业纳入酒驾治理体系,实现酒驾治理“堵疏结合”。

滴滴代驾司机月入过万

应该说,代驾行业发挥巨大的社会价值,离不开代驾司机们的努力。与此同时,他们也收获了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济南有一位“90后”代驾小哥,叫徐国安。他曾经是沈阳某军区狙击手,参加过抗洪抢险,获得解放军抗洪救灾三等功。退伍之后不久,他成为了一名五星好评的代驾司机。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1年多来,他每个月都能有9000多块钱收入,行情好的时候能赚上12000元,这在济南算是非常不错的收入了。

而像这样的代驾司机,在滴滴平台上为数不少。滴滴数据显示,代驾司机以中年男性为主,当中也不乏女性的身影,相比之下,北方城市的女性代驾司机比例更高,天津、北京、大连三地是女性代驾司机比例最高的城市。95%的代驾司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30-40岁群体的比例占到50%以上。工作自由、收入可观是他们选择这一职业的最大原因。

报告显示,全职代驾司机全国平均月收入达到6957元,北、上、广、深、杭等一二线城市的全职代驾司机收入均破万。以深圳为例,全职代驾司机的平均月收入为10106元,是深圳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525元的1.83倍。而从其他城市情况来看,代驾司机平均收入也都大幅超过当地职工平均水平。调查结果显示,约八成代驾司机在滴滴平台上工作获得了个人成就感和满足感,95.8%的代驾司机表示会继续在平台工作,90.2%的代驾司机表示愿意推荐他人加入滴滴代驾。

全国十大饮酒聚会地出炉

该报告同时揭晓了代驾城市发展趋势以及全国十大饮酒聚会场所等数据。报告显示,深圳、广州、北京、武汉、上海、厦门、杭州、哈尔滨、福州、成都是代驾渗透率排名前十的城市。

深圳香蜜湖度假村、北京工人体育场、杭州黄龙体育中心、重庆金源时代购物广场等地则是全国十大热门饮酒聚会圣地。滴滴出行的代驾订单分布数据显示,晚上20:00-22:00是代驾订单最密集的时间段,但是各个城市也展现出不同的喝酒娱乐特性,譬如厦门叫代驾回家最晚,喝酒“不醉不归”;天津人则回家最早,“喝酒不贪杯”。而成都中海国际社区、重庆恒大绿洲、成都恒大城等地是全国最爱喝酒的小区。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滴滴出行 滴滴代驾

责任编辑:王新宇

我要评论

已有 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