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互联网 > 在线教育 > 正文

贝尔科教:少儿编程进入黄金时代 AI+教育如何落地
2018-12-05 16:01   北国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11月13日,亚洲顶级教育盛会GET2018教育科技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此次会议由芥末堆主办,以“碰撞·演变”为主题,吸引了全球34个国家的328位教育领袖及数万名嘉宾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中国教育未来的多元化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

11月15日上午,贝尔科教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作冰先生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教育到底如何落地”的演讲。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作者、全球AIQ研究课题组联合发起人兼中国组组长,王作冰和与会嘉宾分享了贝尔科教独有的创新型理论——人工智能商数AIQ。

AIQ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水平,就是人跟AI打交道的能力。计算思维是高AIQ人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可以把很多复杂的问题去格式化,用计算概念,或使用强大的计算工具解决问题。

王作冰认为,当代社会正在面临一场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历史证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的工作革命,每一轮工作革命必然带来教育的变化、教育的革命。那么在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到来之际,劳动力将面临怎样的冲击和需求改变?王作冰将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劳动力称为AI时代原住民,AIQ正是衡量其能力的关键。

王作冰说,AI时代工作者需要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学习人机交互语言,更好地运用创新产品提高效率,也必须在创意、文化、美学、团队等这些机器人无法代替的方面有更多独到的竞争力。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贝尔科教意图通过全新的教学工具和教育模式培养新型劳动力,让人们更好地适应未来。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创造者

令人好奇的是,提出了AIQ理论的贝尔科教将以怎样的方式培养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创造者呢?在王作冰先生演讲的前一天,贝尔科教集团旗下贝尔编程的创始人及CEO林钊仕先生发表了另一场题为“如何依靠产品、内容和渠道去突围少儿编程”的演说,我们或许可以从中一探究竟。

林钊仕说,贝尔科教集团从2011年开始就致力于少儿创意科教领域,经过七年实践沉淀,在教育理念、学习理论都有深度的经验总结。贝尔编程专注于以计算思维为中心,培养孩子的专业能力、编程能力、兴趣,在此过程中提升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有能力地掌握更多的计算工具,成为AI时代一个善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人才。创立之初,贝尔编程就确立了以内容和产品为核心,全力打造标准化课程体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打造适合的产品工具。

林钊仕介绍,基于AIQ理论和核心的计算思维,以计算思维为中心,从其三个维度:计算概念、计算实践、计算视角 不断拆解结合,结合编程注重探索和实践的特点,贝尔编程确立了以游戏为壳,学习为核的理念,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贝尔科教集团成熟的5C1E模式,打造出了一套游戏化的闯关学习系统。

第1以教学视频为兴趣引入,完成基础知识讲解,教学情境铺垫;第二,通过Puzzle闯关,关联真实问题解决场景,让孩子浸入式探索、构建计算概念的知识体系。第三,引导孩子反思、总结;最后通过DIY作业实践,让孩子综合所学知识做综合实践运用。

截至目前,贝尔科教已在全国120余个城市拥有近1000家机器人儿童学院,2000余名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教学管理专业出身、经验丰富的老师,10万余名在线会员,累计参训儿童超过80万。

林钊仕最后说,当教育能跟上技术进步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和谐,没有那么焦虑,但当技术出现巨大变革或突破时,对教育实际上是非常大的挑战。他预言,在未来不到20年内,超过60%的职业即将消失,少儿编程在很大的意义上将帮助我们的下一代跟得上AI时代的技术变革,更好地利用这些强大的计算工具,为社会创造价值!

贝尔科教集团作为国内创意科教产业的开创者和领跑者,致力于用科技改变教育,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主要面向3-13周岁儿童进行课外科技创新教育,围绕模块化编程机器人产品Mabot、Mabot实物编程、金属机器人产品Rebot、雷霆装甲编程机器人、Wingbot可编程飞行机器人、优宝教育机器人、百变陆空战队拼装机器人等成熟丰富的硬件,贝尔编程如今已包含线上录播课、一对一直播课,以及线下中英双语的特色双师课堂,形成线上/线下学习平台+赛事的布局,通过完善的课程内容与线下线上的教学中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贝尔科教集团拥有自己的机器人产品研发中心,并在国内外长期举办、参与RA国际机器人大赛等知名赛事,为学员提供创意展示窗口。

投稿:news@newhua.com

关键词: 贝尔科教 教育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8 newhua.com 宿迁市牛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